博览会里有什么?剖丝团扇、搓麻熊猫、“雨巷”中的油纸伞……
在这个“快”时代,一些“慢”元素火了。比如:手造。
花费20余天时间,经过锯托、穿纹、网边、晃油等90多道工序,制作一把油纸伞;用70多种针法、100种颜色的绣线,创造出图案秀丽、绣工精细、针法丰富、色彩典雅的刺绣艺术。如今,越来越多的手工艺人将一炊一饭、一针一线、一钉一铆进行别样呈现,圈粉无数,唤起公众对手造更广泛的情感认同,也获得市场认可。
在9月14日-18日即将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第二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上,来自浙江、四川、湖南、广西等地的手造产品、手造技艺将在“中华手造展区”进行呈现。当传统遇见创新,创意遇上美好,手造找到了新活法,“指尖上的烟火气”正越烧越旺。
红木制成的螭首书尺,等比例还原的西湖集贤亭
小到一枚红木书签、一张镇纸,大到一座屏风、一套明式小家具……在浙江展馆,诸暨乃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红木文创展品带到博览会现场,有四季花卉书签、故宫的螭首书尺、交泰盘香炉、书圣对镇等。“我们与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西泠印社等全国多家单位、团体都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设计开发了上千种产品,涵盖文房办公、家居生活、茶道香道等多个系列,此次将在博览会现场有所呈现。”
乃金文化带来了独具特色的红木文创产品
除此以外,杭州晚峰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也将带来一系列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榫卯古建筑系列积木玩具。记者了解到,其展品按比例还原了故宫、颐和园、西湖等名胜古迹的建筑,有搭配金属牌匾、特调白色的知春亭,也有“于水天中,轻抚茫茫朝露”的西湖集贤亭……既有榫卯结构的轻盈,又有实木材质的底蕴,可以让观众大饱眼福。
故宫凝香亭榫卯积木
憨态可掬的“国宝”文创,撑收3000次不损坏的油纸伞
三星堆文创,自贡熊猫彩灯,国家级非遗绵竹年画、泸州油纸伞,还有美食花生酥、坚果酥、麻饼……今年,四川展团以“风韵巴蜀 物华天府”为主题,将设置创意熊猫、蜀工蜀艺以及风味天府三个展示单元,将四川省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都搬到博览会现场。
来自桂林的集扇斋团扇
借着海外社交媒体的传播,来自中国的汉服风潮正吹向全球。诸如团扇之类的相关配饰,也随之受到海外汉服爱好者的关注和喜爱。由集扇斋批量生产的桂林团扇,每年销量达300万把至400万把,海外销量占三成。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里,有着厚重人文底蕴的传统工艺被代代相传。9月14日至18日,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中华手造展区”等待着大家前来发现新的手造惊喜。